

猪价5连涨,局地由涨转跌!年后又将如何演绎?
2023年1月20日,全国生猪均价继续上调,江苏、福建、湖北、广西、海南、北京、天津、山西、河北、陕西、云南、贵州等12地猪价继续上涨,再上新台阶。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今日,上海、安徽、浙江、黑龙江、吉林、辽宁、重庆、四川8省猪价由涨转跌。年关已至,消费复苏带动终端餐饮恢复,年后猪价走势将会如何?
年初生猪价格仍维持低位,猪价呈现先降后涨再跌的大趋势,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猪价呈现先降后涨再跌的大趋势,整体上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4月猪价从16元/公斤区间下降至12元/公斤左右,第二阶段是4-10月猪价从12元/公斤上涨至28元/公斤左右,第三阶段是10-12月猪价从28元/公斤回落至17元/公斤左右。
第一阶段,大多数养殖场户处于亏损当中:1月平均每头猪亏损50元、2月平均亏损约190元/头、3月亏损约330元/头、4月亏损约240元/头。
第二阶段,养殖场户逐步扭亏为盈:5月亏损降低至90元/头左右,6月开始盈利50元/头、7月盈利约800元/头、8月盈利约700元/头、9月盈利约1000元/头、10月盈利约1300元/头。
整体来看,2022年稳定盈利的是7、8、9、10、11五个月:1-5月以亏损为主、6月有部分养殖场能盈利,而12月则迅速“两极分化”,二次育肥养殖户亏损加剧,而具备成本优势的养殖场能继续维持盈利。
预期事与愿违 现实遇见下跌
短期来看,前期压栏和二育产能尚未充分释放,又叠加养殖端出栏季节性增加,抑制了节前猪价。按往年规律,节后市场会进入猪肉季节性消费淡季,预计3月之后随着政策放开,餐饮业、旅游业陆续复工,生猪供需或重新回归相对均衡的状态,出现淡季不淡情形。长期来看,随着各地第一波感染高峰结束,疫后消费复苏带动终端餐饮恢复。
(资料来源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