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综合期货日报、证券日报
“春节过后,全国重点市场猪肉成交量较春节前大幅下降四到五成,需求端对于猪价的拉动效果甚微。”光大期货生猪分析师吕品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22年1月份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为2847万头,虽然环比小幅下降,但同比增长45.9%,在供强需弱的情况下,短期猪价反弹压力重重。
大多数上市猪企亦表示2022年将继续加大生猪的出栏力度。牧原股份1—2月生猪出栏量为783.1万头,同比增长60.2%。傲农生物1—2月生猪出栏量为183.28万头,同比增长56.9%。
虽然行业处于寒冬,但大型猪企都希望通过自身的优势保持甚至扩大市场占有率,以期能够尽可能多地分得下一轮猪周期上涨的红利,因此市场对于产能去化的关注点,一方面是规模猪场资金链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是中小养殖场(户)长时间亏损状况下的经营风险。
福能期货生猪分析师马晓鲁表示,根据去年的新生仔猪数据以及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推断,今年5月前有较多生猪出栏,生猪供应压力仍存,因此今年一二季度预计猪价仍低位振荡,难有上行动力。但猪粮比进入一级预警区间,收储仍在继续,但也只是延缓此轮生猪下跌趋势,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供大于求格局。同时,近期各地疫情反复,抑制下游消费,预计猪价仍可能继续下跌。
据中州期货生猪分析师李家文介绍,去年11月以来,国内饲料原料价格大幅上涨,豆粕从3300元/吨上涨至5000元/吨,涨幅约51%;玉米从2580元/吨上涨至2800元/吨,涨幅约8.5%。根据配方占比及饲料原料价格测算可知,当前饲料成本相较去年11月上涨400—500元/吨,折算到生猪养殖成本增加1—1.4元/公斤。“考虑到全球能量饲料和蛋白饲料供应紧张且地缘政治冲突短期难以缓解,饲料价格或持续维持高位,这将直接增加生猪养殖成本。此外,由于饲料原料绝对价格较高,饲料采购融资利息也会增加,从而抬升生猪养殖边际成本。”
马晓鲁认为,近期养殖端补栏积极性稍有提升,主要是近期补栏的仔猪会在7—8月出栏,养殖户对于下半年预期较好。从去年7月开始,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开始小幅下滑,所以在今年下半年供应压力将逐步缓解。从季节性角度分析,下半年生猪消费都将好于上半年,有望迎来价格拐点。
3月份第一周,多家上市猪企龙头迎来机构密集调研,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行业发展趋势,猪价预期表现,以及相关公司的资本运作等。
业内认为,相关企业将加速产能去化,业绩最差时点已过,养殖股将面临情绪和业绩修复,猪价三季度有望进入回升通道。
上市猪企或加速产能去化
Wind数据显示,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唐人神等3家猪企龙头在近1周内获机构调研家数分别为86家、54家、57家,被调研次数分别为3次、2次、1次。“当下饲料涨价受大豆产量下降及国际政治影响,豆粕成本快速上涨。这次饲料涨价的主要原因是豆粕采购成本激增,生猪存栏上升带来的需求同样也是推涨的重要力量。”上海钢联农产品事业部生猪分析师郭刚向记者表示。
他认为,按照目前猪价走势和淘汰形势,难以判定周期具体拐点。但从去年能繁母猪开始减少推算,预期生猪周期拐点或许会出现在今年7月份,将加速相关公司产能去化。
三季度猪价或进入回升通道
对于2022年猪价的判断,相关企业和专家认为三季度猪价或进入回升通道。
温氏股份认为,从供给端来看,产能有部分去化,但尚未完全出清。目前处于周期底部震荡过程中。根据相关数据,当前存栏量依然高于正常水平,养猪产能去化还将持续,未来行情走势主要看产能去化的时间长短和深度。从需求端来看,按照往年经验,春节过后一般为猪肉消费传统淡季。
该公司预计2022年上半年猪价维持在较低位置,行业产能去化加快。乐观估计,2022年三季度后猪价有可能进入下一轮周期的上行通道。
“最近猪价应该到了历史的低位,对于很多的猪企而言,应该是比较大的打击。整体来看,预计第二季度猪价应该会趋于稳定,也就是说到了谷底,在第三季度的时候应该略有回升,但是整体的幅度不会太大。”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向记者表示。
猪企资本运作频频
鉴于猪肉价格持续下跌、饲料价格近期大幅上涨,再叠加此前扩展导致的成本增长,上市猪企业绩普遍承压。根据公开数据,2021年温氏股份归母净利润约亏损133亿元;唐人神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亏损9.8亿元至11.5亿元;金新农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亏损8.2亿元至9.95亿元;正邦科技预计2021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82亿元至197亿元。
郭刚表示:“猪企既要面临高饲料成本,还要承受经营管理及生物安全带来的资金压力。其中饲料成本占生猪养殖成本的70%以上,而饲料价格上涨无疑增加了猪企的养殖成本,低位猪价导致亏损成为常态。”
鉴于猪周期波动不断,不少上市猪企资本运作也是“花样百出”,例如盘活出售资产优化结构,大力布局配套业务,延伸产业链等。
(来源于网络)